欢迎光临南阳商务网! 万商云集,商家必争之地!咨询热线:0377-63205555   18736673333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分站入口: 宛城区 卧龙区 高新区 西峡县 淅川县 内乡县 镇平县 邓州市 新野县 南召县 唐河县 方城县 社旗县 桐柏县
当前位置:HOME > 综合资讯 > 南阳民俗
南阳戏曲民俗 发布时间 2015-08-08

 

    南阳盆地以其山川景物之美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南阳戏曲及舞蹈文化,那种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南阳土戏,随着一代代名演员的精湛表演而传播四方,使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
  
  戏曲
  
  戏剧和曲艺,在南阳自古以来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不仅爱看爱听,而且爱学爱演。村街里巷,男女老幼谁人不能哼出几句戏文?哪个不能如数家珍地道上几出剧目?南阳素有“书山曲海”的美誉,戏曲成了地域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阳是“戏曲之乡”,不仅上演的曲目多,而且从事演出的艺人也多;不仅有土生土长的曲剧、宛梆、越调、汉剧、锣卷戏、鼓儿哼、蛤蟆嗡等地方剧种,而且还有外来的秦腔、豫剧、京剧、川剧、花鼓戏、清戏、安庆戏等。古戏楼众多是这一习俗的最好证明。南阳的古戏楼,民间习称戏台,多随庙宇而建,是农民祭祖、酬神、闹社火的演出场地。元代时期,内乡县王店乡显圣庙即建古戏楼一座。清朝末年,南阳的各种简易戏楼、戏场多达600余座。仅南阳城区就有23座,镇平县有58座,内乡县更达68座之多。比较著名的有社旗县山陕会馆戏楼,内乡县王店乡显圣庙村显圣戏楼,镇平城隍庙戏楼等。戏剧和曲艺成了南阳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
  
  在南阳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戏曲可以称得上源远流长,戏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些名目繁多的剧种中,既有流行时间长、群众爱看爱听的古老剧种,如越调、宛梆、汉剧,也有一些曲剧、豫剧一类的后起之秀。后者虽然产生的时间较晚,大多在清末民初时期,但它们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却越来越大。除此之外,在南阳的戏曲舞台上,还常常出现了一些局部流行或短时期散在流行的剧种。所有这些剧种在南阳大地上不管出现早晚、影响大小,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流行空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艺人和观众。南阳是戏曲之乡,主要有曲剧、越调、梆子等种类。
  
  曲剧,亦称曲子戏、南阳曲子、高台曲、南阳大调曲,它是南阳地方戏中影响最大的剧种之一。
  
  曲剧是在南阳鼓子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的初创时期,只是按照南阳鼓子曲的调门韵律就地清唱,既不搭台,也不化妆,直到清宣统年间才始有登台化妆演出。当这种化妆登台演出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第一次在邓州李堂村娘娘庙会上闪亮登场后,其鲜艳的色彩、饱满的韵味、优美的唱腔音乐、新颖的艺术形式立马博得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欢迎,引得各县的南阳曲子戏班竞相效仿,镇平、淅川、南召、内乡、方城等相继建立了化装的曲子戏班。到民国18年(1929年)前后,曲子戏的影响以南阳为中心逐渐向周边省市波及,先后波及到了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安徽等省。流传的过程,亦是不断完善丰富的过程,在以后数十年的流传演变中,曲牌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大汉江、小汉江、银纽丝、金纽丝、双纽丝、太平年、打枣竿、剪剪花、哭皇天、马头、高山流水等40多个曲牌,伴奏乐器的搭配也更趋合理,突出了伴奏乐器中曲胡(俗称大弦)的中心地位,高中低音齐备,强化了曲子戏的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困皇陵》、《陈妙嫦》、《屠夫状元》、《江姐》、《情系青山》、《包公辞朝》等。《阎家滩》已拍成电影,《惊蛰》进京演出成功,获得省级多项大奖。
  
  曲剧在20世纪30年代后,出现了一大批知名演员,他们的艺名深入人心,如大金牙、小金牙、水上漂、灯草灰、浪八圈、三保险、大妞、二妞、三妞、四妞等。
  
  越调也是南阳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剧种之一。起于唐,兴于清,民国时期达到鼎盛。由于其音繁促凄紧,听之使人哀伤,故而又被宛民称为哭越调。越调产生于唐宋时期。《宋史·律历志》:“黄钟商为越调。”朱子《仪礼经解》:“无射清商,俗呼越调。”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亦以无射商为越调。明王骥德《曲律》:“《关雎》三章,皆以射清商起音,毕曲,而总谓之越调。”夏敬观《词调溯源》:“唐律无射商等于夷则宫,同为越调。”
  
  邓州乃越调之乡。在元明时期就有大大小小的“乱弹班”,明末登台成戏。清道光年间(1821~1851年),邓州衙门越调班盛行于周边各县,掌班人岳志杰,演员有“假得苏”、刘合法、牛成立、“河南娃”、罗金章等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邓州罗庄鸿岑“江湖班”成立,掌班人罗金章,主要演员有筱金钩、冠耀、刘恒培、老玉喜等。民国六年(1917年),罗金章率戏班赴省会演出。主要演员有罗金章(红脸)、筱金钩(小旦)、刘玉枝(小旦)等,《豫言》报先后6次发表文章,盛赞南阳越调的演出成功,“筱金钩堪可并驾梅郎(梅兰芳)”,从此声振中原,开创了南阳越调历史的新纪元,从此南阳所属十余县先后建立越调戏班多达90个。
  
  南阳越调学戏和传戏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是照单全收。在明清时期,越调戏向昆曲、锣戏、卷戏、南阳梆子学习的过程中,把要学的戏从戏词、唱腔、动作到演奏都全部学到手,照原样演出。若再传授他人,仍照原样传授。这种作法为越调的博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得越调剧目多,表演方法多,扩展了戏路。第二是传戏不保守。1914年邓州人窝窝(艺名),应邀到许昌、周口、开封、商丘、新乡、安阳等地教授南阳越调,办了很多窝班,把南阳越调的九腔十八调作了广泛的传播,为南阳越调与东路越调的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越调的剧目很多,据记载现在留存的有500个左右,它们分为正装戏和外装戏。较著名的正装戏分为老18本、中18本、小18本。老18本是:《文王吃子》、《乌江口》、《牛头山》、《两狼山》、《水淹七军》、《伍子胥过江》等。中18本为:《一捧雪》、《南阳关》、《刘全进瓜》、《包公三勘蝴蝶梦》、《快活林》、《四进士》等。小18本为:《秦琼卖马》、《长坂坡》、《芦花荡》、《鞭打芦花》、《庄子三探妻》、《孔明祭灯》等。外装戏主要有《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等。越调音乐原属曲牌联缀体,后因吸收板腔的有效成分,成了综合体,在清末至民国初年这一阶段又演变成了板腔体,其唱腔中9腔18调的唱法成为迥异于南阳乃至全国其他剧种的显著特征,四弦是其主要伴奏乐器。现在演出剧目主要有《三哭殿》、《三保本》、《牧羊卷》等。
  
  宛梆是南阳大地上流行的少数剧种之一,早先人们称其为“西调”、“南阳调”、“乱弹”、“山梆”、“老梆子”,由于其音乐唱腔的独特性,又有人称它为“唧唧梆”。解放后,定名为“南阳梆子”,因南阳简称宛,故而群众习称“宛梆”。目前,全国仅有内乡宛梆一个专业剧团,为此称为“天下第一团”。
  
  宛梆出现于明清,它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明代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流通范围扩大,陕西、山西商人来宛经商,货多人众,在南阳各州县纷纷建筑山陕会馆,为招揽顾客,常在会馆里建高台戏楼,演唱同州梆子;二是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起义军由宛东进入南阳腹地,破县拔邑,势如破竹。义军中戏班随军入宛,劳军时常演中州梆子。不管是同州梆子还是中州梆子,在南阳大地上演出时逐渐于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南阳民歌小调和民间音乐素材的影响和渗透,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南阳梆子,尤其当这一剧种在吸收融会了宛地兄弟剧种如昆曲、清戏、锣卷戏、汉剧、越调的精华之后,其演唱艺术更臻完美,受到南阳及其周边地区人们的热烈欢迎。清朝宛梆可谓云蒸霞蔚,区内各县所建宛梆剧团数目不下数十,演出活动遍布南阳及周边省区。宛梆音乐属梆子声腔系统,板腔体结构,在由慢板、流水板、二八板、散板所组成的主体框架中,有时也根据演出特定情景的需要加入一些杂调和曲牌。其伴奏乐器有弦、管乐与打击乐两类。乐器配备之律,有文场武场之别。文场中大弦为主要乐器,配以三弦、唢呐、琵琶、竹笛、二胡等;武场则用板鼓、手板、大铙、枣木大梆子等。宛梆风格粗犷豪放,音域激越宽广,多功架戏、火爆戏,而少表现男女情爱、民众生活的“布衫戏”,多帝王将相的蟒靠戏,而少才子佳人的脂粉戏,其传统剧目凡300余,对最为著名、久演不衰常看常新的剧目,南阳宛梆艺人曾编顺口溜曰:
  
  〖《和氏璧》、《九莲灯》,《火烧战船》、《宇宙锋》,《大江东》、《小江东》,《刀劈杨藩》、《浑圆镜》,《董家岭》、《十五宫》,《乐毅伐齐》、《战樊城》。
  
  “五征”、“六铡”、“九大山”,“七收”、“六州”、“八大关”,《百花咏》、《盗卷宗》,《前后楚国》、《米粮川》。
  
  这些剧目,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为普通民众所喜爱,百看不厌,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此期间,南阳所辖各县,每年的庙会、婚丧、求神、还愿、庆寿、堂戏、社戏等演出活动,也大多为宛梆,到处流行着“桃黍(高梁)地里喊乱弹(宛梆)”的民谣,说明人们在田间劳动休息时,还忘不了唱几句梆子戏,以解除疲劳。
  
  汉剧,又称二簧,是南阳传统剧种之一。它起源于明清之际,一直流行到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南阳汉剧中净行当的唱腔与南阳越调接近,多是高八度唱法,或句尾拖腔用高八度,兼有南方细腻婉转和北方粗犷豪放的特点。吐字念白时用一种把当地音韵、北方音韵、湖广音韵相杂糅而成的独特韵律,这是南阳汉剧与周边汉剧的区别之处。其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保留下来460多个,建国后经常演出的有200余个,代表剧目有《龙凤配》、《宇宙锋》、《打严嵩》等。
  
  南阳的稀有剧种有:
  
  锣卷戏。锣卷戏是锣戏、卷戏的合称,俗称喇叭戏,兴于明,盛于清,民国后渐趋衰落。传统剧目约200个,代表剧目有《三开堂》、《锄李彦方》、《荔枝仙下凡》、《南阳关》、《罗成盼家》、《三英战吕布》、《火龙驹》等。
  
  蛤蟆嗡。蛤蟆嗡又称花鼓子、调子戏、二棚子、故事戏等,因其伴奏、演唱的句尾落音嗡嗡作响犹如蛙鸣而得名。蛤蟆嗡音乐,属综合体,既有板腔,也有曲牌。不同曲体,因剧情而定,主要唱腔曲牌有平板、汉腔、汉川、二流、三流、川流、半句等10余种,主要调门的上下句都落在“5”音上,风格独特。该戏流行于淅川县张湾、宋湾、老城、荆紫关、大石桥等西部乡村,代表艺人有单聚、周纪章、张书申、魏金山、阎生俊、阎法科等。代表剧目有《下花园》、《十月怀胎》、《卖杂货》等。
  
  南阳戏剧种类众多,除了上述的几种比较普及的剧种外,还有靠山吼、桐柏花鼓、清戏、安庆戏、京梆、秦腔、川剧等剧种在民众中演出。时至现代,活跃在南阳戏剧舞台上的还有一批新剧种,如话剧、歌剧等。
  
  南阳是曲艺之乡,曲艺是源自盆地的乡音和民声,它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人们口头演唱的文学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是男女老少喜爱的艺术形式。在南阳绚丽多姿的曲艺之林中,一部分曲种是本地所生,另一部分则是外地传入后,借地生根开花的。
  
  大调曲子是南阳曲艺中的重要曲种,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地理、经济、文化背景。据资料记载,南阳大调曲子形成于宋元时期,当流传到明清时期,南阳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促成了这一曲种的发展与完善。南阳人尚戏,民间常有敛资唱戏,四季不绝者。明代嘉靖年间朝廷中曲家有名叫梁辰鱼者,羡南阳梨园昌盛,专程赴宛收集散落于民间的曲苑奇葩。梁辰鱼在南阳的旅次中,曾将宫廷中昆曲的唱腔传授给南阳的艺人。这种昆曲与南阳民间的小调民歌、高跷戏杂糅之后,产生了一种既不同于昆曲又不同于民歌小调的独立艺术样式,但人们仍然称它为昆曲。至清代雍正年间,祖籍南阳的宫廷著名艺人王翰林,回故乡省亲时,带回一班能歌善舞的男女艺人,经常在府衙和商贾富门中进行演唱交流。演唱的过程也是艺术上相互借鉴的过程,王翰林向南阳昆曲艺人传授了北方的马头曲、南方的蛮曲以及一些大中小曲牌,使得南阳昆曲的唱腔更加丰富,与原先的昆曲差别越来越显著。因其旋律慢长,温柔悦耳,时人称为大调曲子,以有别于洛阳当时那种旋律简短、明快灵活的所谓小调曲子者。清末在京谋官的南阳石桥镇人王庚轩,在返归故乡后将琵琶、三弦、古筝以及曲牌唱法的精湛技艺传授给了当地商人郝吾斋。郝经过借鉴吸收后,大大丰富了大调曲子的内容,一时名扬宛地。郝晚年又将相关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南阳艺人仝振武等。
  
  除了这种师承关系外,由于南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富饶的矿业物产,云集了山陕鄂川等省大批的商贾和艺人,特别是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南阳城池尚未失守,各地剧团云集于此,为大调曲借鉴观摩提供了难得的有利条件。这些人所带来的西调及清音,如背弓、西扭丝、川垛头、川垛尾等,都在与大调曲子融合后,成为大调曲子新鲜的血肉。同时,开封的鼓词曲牌,也被大调曲子所吸收。此后,又吸收借鉴了京戏的打击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大调曲至今仍是沿用京剧的锣鼓经。已往戏班里的角色一直是男角扮演,而没有坤角,经过这次戏剧大融会之后,大调曲也有了张新芳等女演员,为曲剧增添了新的色彩,并初步有了简单的脸谱。南阳大调曲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当地艺人对兄弟曲牌吸收改造后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
  
  至今大调曲子的曲牌已比较丰富,大中小曲牌不下200个,乐器以三弦、琵琶、古筝、八角鼓为主,在演奏中有时还辅以坠子、二胡、檀板等。演唱时,琴师在大弦二弦的带领下合奏起大起板,亦称四十八板。
  
  大调曲子起于农村,是南阳一带的土戏,演员绝大部分来自农民。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在角色称呼上,不是依照其他剧种,而是依照生活习俗,直呼其身份,如唱老旦者称唱老婆的,唱花旦者称“唱妞儿”的。大调曲子方言突出,乡土气息浓厚,表演艺术独特,如当年著名旦角曹东扶(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的身段、唱白和做派,无一不博得观众的喝采。
  
  南阳大调曲子的曲目多为韵文体,小段唱词,少数生活段子加有说白,现存曲目1200多个,传统曲目1000多个,经常上演的创作曲目200多个,代表作有《王大娘钉缸》、《游春》、《玉兰担水》、《二嫂买锄》、《小二姐上坟》、《李豁子离婚》等。
  
  槐书是活跃在南阳大地上的稀有曲种,它发源于新野,原本是耍猴时伴唱的民歌小调,约在清代光绪年间经沙堰镇卢堰村一玩猴艺人(姓名已不可考)的加工改造,形成的一种唱腔优美、调门独特的曲艺新品。槐书曾一度匿绝,1961年新野县文化馆协助77岁高龄的槐书艺人汝新和(艺名汝和尚),抢救挖掘,才得以传世,重见天日。槐书,原本是玩猴艺人外出还乡后趁有余闲,在自家门前大槐树下与当地乡亲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故而人们称其为槐书。槐书初时多为单口唱或双口对唱,只有锣鼓伴奏,没有情节。解放后艺人将它改造成三人唱或多人唱,并融合了其他兄弟曲种的特长,改新了唱腔,加进了小锣小鼓等伴奏乐器,成为一种深受南阳民众喜爱的曲艺形式。它的艺术形式臻完于清光绪二十年(1895年)。据考证,其基本乐调只有4个乐句,旋律、过门都具有浓郁的西北韵味,叙事性较强,曲调十分明快。槐书新生后,代表艺人有新野县的曹献珍、吕成敏等,代表曲目有《崔罗斗》、《叉衙门》、《夫妻俩》等,并传播于唐河、南召、新野、淅川等县。
  
  鼓儿哼戏亦是南阳的稀有剧种,因其伴奏的主要乐器为一面架子鼓,再加之尾句拖腔哼声较长,所以称这种剧种为鼓儿哼。又叫鼓儿词、鼓词、犁铧大鼓等,民间俗称“轱辘哼”。鼓儿哼采用坠子的唱腔旋律,糅合鼓词的板式腔体,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悦耳动听。伴奏乐器除架子鼓外还有坠琴、铁片等。南阳最早的鼓儿哼戏班由镇平县贾宋艺人李效成、刘金魁等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创建。该戏常于农闲时在民间演出,因其乐器不多,演员阵容不大,对演出场地条件要求不高,故而深受群众欢迎。“鼓词是明清时期流传于我国北方诸省的讲唱曲艺,因表演者以击鼓说唱而得名,和弹词一样,是从元代的词话发展而来。”(《音乐词典》)它何时传入南阳已不可考。
  
  鼓儿哼演唱曲目分长、中、短篇,传统曲目内容浩繁、良莠杂陈,长篇大书可以演唱几场到几十场。计有《包公案》、《施公案》、《刘公案》、《大八义》、《小八义》等60余部,短篇以300句以内为限,或取材于民间故事,或取材于社会生活,或是长篇大书中的节选。计有《拉荆芭》、《十字坡》、《桃园结义》、《刘全进瓜》、《罗成算卦》等50余篇。鼓儿哼还擅长书帽的演唱。书帽多为趣味性很强的小段,也有历史名词、古代谚语以及文字游戏之类,《十八扯》、《大实话》、《颠倒歌》、《鸭子跳坑》是久演不衰的保留节目,其语言简练生动,逗趣引人,作为大书开演之前的开场,颇受听众欢迎。
  
  三弦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明末清初的初创时期,常常是一人持三弦演奏,一人随韵演唱。到了清末民国初年,发展成为二人演唱。建国后三弦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乐器方面,不仅有三弦,而且还增加了铰子、八角鼓、二胡、扬琴、琵琶等,同时在演唱形式上变传统的单口、双口为多口,变男口为女口,或男女合唱,并增加了幕后伴唱,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代表曲目有《绣鞋记》、《三红传》等。
  
  三弦书因用三弦作伴奏而得名,又称“铰子书”、“腿板书“。其音乐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分为铰子腔、鼓子腔两大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为南阳民众喜闻乐见,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其演出活动以社旗、方城、宛东为中心,向唐河、桐柏、新野、泌阳、舞阳、叶县、南召、镇平、内乡、邓州等县市扩散,而西峡、淅川境内三弦书的活动较少。三弦书分东路、中路、西路三个流派。东路派代表艺人有张永西、张新四、张光仁、吴克山、老黄先儿、大万先儿(万孝廉)、二万先儿、安玉松兄弟、李永胜、南京等,中路代表艺人有柏树坟的刘永科、赵棚的赵四差脚、棠梨树的王国栋等;西路的代表艺人有老艺人刘永学、岳金屏、张士德、雷生堂等。
  
  除此之外,道情、莲花落、四块瓦、河南坠子、锣鼓曲、渔鼓、善书、乱弹等都是南阳民间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
  
  曲艺这种艺术形式,行头简单,行动便捷,农村的田间地头,城镇的茶楼酒肆,常常就是曲艺演员大显身手的阵地。它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以鲜明的地域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根植于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五彩缤纷,显示出无限生机和魅力。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友情链接: 南阳网站建设 河南网站建设 南阳鲜花网 河南批发网 南阳小程序开发 郑州信息网 中国玉网 天润科技网 南阳全网营销
南阳旅游网 南阳婚庆礼仪网 南阳大数据营销 南阳分类信息网

免责声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南阳市独山大道华鑫苑  电话:0377-63205555   18736673333   E-Mail:sjwb666@163.com   

版权所有:南阳市天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证号:  
豫ICP备12020940号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298号  

本站法律顾问:罗中彬律师   河南先邦律师事务所
   

网站管理